聚焦农民工进城买房:房价高买不起 银行贷款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2 21:25:57

只有在和平中生活,新公民才能在这个城市扎根。这所房子不必又大又好,它可以满足基本的需要。但很难实现这一愿望。

,“根据加快户籍人口城市化速度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开放供求渠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会议发出了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鼓励农民工在城市购买和租房。

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新公民的现状如何?他们有强烈的买房欲望吗?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港湾”的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是什么?

早上8点。一月二十二日,在南京栖霞区仙林湖小学旁边的集装箱房里,费师傅煮面条,等工人们起床吃早饭。记者敲了一扇门,一股热气从门里冒了出来。

集装箱房是空调的,不会又热又冷,但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的空气还是不新鲜。住在这里的徐光星告诉记者,他可以一天挣220元,并对目前的住所感到满意。“建造时间很短,两三个月后,集装箱将被汽车拖走,这比搭棚子方便得多。”他说。

当被问及如何洗澡和去哪里上厕所时,徐光星有点尴尬地指着不远处被塑料布包围的地方说:“现在有一个简单的厕所,几天后就会有抽水马桶。”浴室在一个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容器里。这种情况比几年前我出来工作时好多了。“

在栖霞区金地湖城艺术建筑工地旁边的隔间里,有杨天成和他的妻子方玉芝的“家”。11点,杨天成从工地回来。因为天很冷,他的鼻子和灰尘都粘在一起了。老杨到公共水房用热水洗脸后,就出去买米了。“这里没有食堂。到外面的一家小店去买吧。”

一块面筋炸肉5元,两米2元,房间里没有桌子,妻子下班回来了,两人坐在床上,把食物放在椅子上,开始吃午饭。

杨天成来自湖北襄阳。“我们外出工作是为了挣钱,为了孩子们学习,为了结婚,为了为老年人做准备。只有存的钱不够,没有不能吃的痛苦,其他方面都可以省。”杨天成说,虽然现在住的隔间没有空调,不能煮米饭,浴室的儿子也四壁漏气,但这些都能做到。“没问题,免费给我几个房间。就这样。每月1000多块钱。”

谢香红和黄晓青来自江西,他们的丈夫是梳妆台,妻子是家庭主妇。“17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南京时,我们住在工地上,遭受了很大的痛苦。后来,当他有了孩子,他开始租房子住。”黄晓青夫妇为了孩子上学搬了好几次家。现在,他们一家住在一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建筑里,进出社区的道路非常狭窄,两边都有摊档和杂货店。黄晓青的家在四楼,两间房两厅,共约60平方米。客厅又小又拥挤,一张小桌子上摆满了孩子们的练习本和书籍。“大儿子在高中一年级,女儿在小学三年级。房间很小,隔音。一个孩子听英语录音,另一个孩子大声喊叫。”黄晓青说。

房价继续上涨,那些学历低、收入不稳定、拖着家人的人在大城市定居的希望不大

“如果你不买房子,你就永远不属于这个城市。”在采访中,许多新的市民认为拥有房子是他们在城市辛勤工作的目的。

27岁的李成光在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工作,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怀了第二个孩子。“两个姐妹都在南京工作。如果我有房子,我就能接我的父母,让全家团圆。”在李成光关于小家庭和大家庭未来的计划中,住房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我们以为可以租房子。2013年孩子出生后,我们不得不考虑买房。”黄平和她丈夫的户口在他们的家乡山东。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南京户口,进入当地公立小学就读,买房是唯一现实可行的办法。“看在孩子的份上。而且,现在房价急涨了,不如早点买。”

“不管有多难,你都得留下来,找个丈夫,生个孩子。”25岁的袁琪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来到南京一年,她爱上了这个城市。“每次我穿过街道,看到这么多的住宅窗户,我想知道我什么时候有一个房间。”肖元说,她经常“装修”自己的房子,把家具放在心里。

记者发现,袁迟等“城市漂流人”年轻、受过教育,收入稳定。在他们心中,他们是新的南京人。虽然他们目前生活在漂流之中,但总有一天他们能在大城市定居下来。那些学历低、收入不稳定、拖着家人的人在大城市定居的希望不大。

无论他们是否想买房子,没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流浪者”真正有能力购买和居住在大城市:

房价只是涨跌,太高,达不到脚尖,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城市里的房子是负担不起的,也不值得。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的变化。南京新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和0.9%,为2015年3月以来的第十次“双升”。

一月十九日,南京骤冷,二十三号下大雪.隔间里没有空调,很多人都离开了,但杨天成还得等。“大家都同意每人每天110元,但现在他每月只付1500元,一半的工资都在老板的手里。由于收入如此低,我肯定我买不起南京的房子。”杨天成说,目前襄阳市每平方米的房价也超过5000元,对于他的丈夫和妻子仍然是“踮脚达不到的价格”。“毕业后,城里的孩子想买房子,家庭还可以付首付。我们有什么?在大城市,这种收入不足以消费。”他说。

白师傅在南京郊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当管理员。几年前,他在南京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村里盖得很好的房子是空的,欠银行一百多万元。如果我不在城里买下这所房子,我就能用一百万元过上舒适的生活。”他觉得郊区的农民不得不去城里买房子,主要是出于比较心理的考虑。“我买不起。我努力工作的时候后悔了。私下谈话是不值得的。”

如果房租涨了一点,你整个月都得吃面条。许多新公民认为生活质量将大大降低。

袁记目前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在她家乡的亲戚朋友眼中,她是一个体面的白领工人.事实上,随着她的收入,在南京的生活仍然需要小心。她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每月支出情况:收入4000元,支出3394元,本月结余606元。

“我和其他人共用的两居室每月的水电费不到1000元。每天上班的路上要花两个多小时,周围的环境不好,人员混杂,我是个工作迟到的女孩,很害怕。”袁记说,在这里租房是因为租金便宜。市中心另一边的房子,一间四五十岁的房间,每月也要1500元,不到2000元。付完房租后,生活会很凄惨,只能吃一个月的面条。袁记说。

“我们不会一直租房子。房租是每月1800元,这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限度。如果再涨一次,我们就买不起房子。户口不在这里,去看医生养老,新农村保险、新农合在家乡,都不能翻身。”黄晓青和她的丈夫打算等儿子考上大学,全家人都会搬回江西的家乡。毕竟,农村和县城的生活成本很低。

银行贷款难,宅基地抵押难以实现,社会保障权“流转”难;难问题,新公民不安。

即使你决定在大城市买房子,仍然有很多实际的困难。

对李成光来说,一家人是拼凑在一起的。三万元的首付几乎付不起,但按揭贷款却很难办理。“银行说我工作不稳定,我没有支付社会保险,我不提供贷款。”李成光表示,他理解银行为何对农民工的住房贷款持谨慎态度。“我们有流动性和风险,银行在后续管理方面有很多麻烦,”李说。然而,如果没有贷款的支持,公众将很难买到房子,更不用说我们的农民了。“

银行贷款不能通过,公积金贷款银行不能吗?记者了解到,许多城市在公积金贷款方面,都作出了以下规定:借款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前连续六个多月(包括)正常支付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虽然有“政策窗口”,但对于工作不稳定,又不能继续支付房屋公积金的农民工来说,申请贷款的希望仍然很渺茫。李成光说:“如果你没有支付公积金,你怎么能得到公积金贷款?”

“商业贷款渠道不畅通,公积金有利有弊,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就业不稳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让想买房的农民工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社会保险和住房基金的筹集,以保护城市农民工的权益。

在采访中,许多想在城里买房的农民工提到,他们家乡有很宽敞的房子,宅基地面积也很大。遗憾的是,它们目前是空的。“如果你能自由买卖,抵押贷款,你家乡的大院子,三楼,你能和南京的两居室一样好吗?”杨天成跟记者开玩笑。

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明确了赋予“两权制”抵押贷款融资功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在防范风险、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上,稳步有序地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这种政策有一个‘死胡同’:在合同权利和宅基地权不能交易的时候,用来抵押的‘两种权利’对银行来说是无用的资产。”据何宇说,银行对此没有积极的反应。“如果你是一家银行,贷款给一个农民,而他不付钱,那么农村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就不能转让,你能用农民抵押的土地和房屋做什么呢?”

他说:“此外,我们亦应改变现时提供老人、医疗及其他财政资助的做法,将这些”权益“与户籍分开,让这些”权益“与其他人转移,使在城市租住房屋的新市民能够与”老人“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这是改善新市民的心理期望及将他们留在城市的可行措施,也是激活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一种现实手段。”何玉说。

微信官方账户:荣360住房贷款(方代123)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