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是 3月以来第四批被纳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公司。
此前,3月8日,SEC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5家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3月23日“预摘牌名单”新增微博公司;3月31日百度、爱奇艺、富途控股、凯信远达医药和NOCERA这5家公司也被纳入名单。
据SEC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细则,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的公司需要在三年内提交SEC需要的文件。
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 要求,它们将会在披露 2023 年年报后 (2024 年初) 面临立即退市。
从市场反应来看,上述12家公司的股价周二并无剧烈波动,截至发稿,这些公司还未公开回应。
据了解,SEC当前推进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主要是向外国公司索要审计底稿,然而大多数外国公司原先都将审计底稿进行属地管辖。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钟伟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SEC和PCAOB作为美国证券市场监管的行政机构,从审计底稿做文章,对中概股进行审查已经有十多年了。中概股企业和投资者在赴美上市时,应该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风险预期。
黄钟伟认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把审计底稿审查从行政层面上升到了立法层面,进一步增加了中概股保持上市地位的不确定性,在他看来,这可能会给中概股的再融资带来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