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复工复产拉动生产,消费地产仍需验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4-07-26 10:08:11

5月经济数据开始复苏:2022年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主要国内经济数据。整体上来看,随着国务院稳大盘各项政策陆续落地,经济指标环比有所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4月或是全年经济低谷。

收入预期严重抑制消费复苏:央行的城镇储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需求方面,同日公布的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16.7%,较上月的-11.1%降幅收窄明显,体现出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缓解后线下消费逐步回归。5月环比增长0.05%,仍处于偏低水平。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由上月的18.2%上升至18.4%,刷新年轻人就业压力,显示大城市和年轻人口的失业情况更为严峻。由于大城市年轻人是消费主力,收入预期下降拖累消费复苏进度。

地产下行趋势仍未结束:本月地产数据仍在下探寻底过程中。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较1-4月的-2.7%继续下滑。5月当月开发投资同比-7.8%,较上月的-10.1%略有好转。5月民营房企融资渠道有所拓宽,政策面接连放松,但居民购房需求仍处于观望周期,企业资金回流压力仍然较大。

5月制造业成色十足:除了地产投资依旧低迷以外,基建和制造业本月发力明显。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较1-4月的6.8%继续回落。5月投资环比增长0.72%,扭转了疫情以来的负增局面。但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低于1-4月的5.3%,回落幅度更为显著,显示民企信心有待进一步稳固。

6月重点在于落实此前政策:国常会坦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

2022年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主要国内经济数据。整体上来看,随着国务院稳大盘各项政策陆续落地,经济指标环比有所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4月或是全年经济低谷。

生产方面,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较上月明显复苏,超出市场预期;环比增长5.61%,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同比增长0.1%,大幅好于上月的-4.6%。汽车制造业由上月的-31.8%收窄至-7.0%,改善幅度最为明显。采矿业同比增长7.0%,低于上月的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0.2%,低于上月的1.5%。

服务方面,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1%,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当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1%,高于上月7.1个百分点,但连续第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在历史上首次出现。5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措施有所缓解,多地实现动态清零。5月本土日均新增确诊量为227例,较4月的2160例大幅下降。但北京上海连续有社会面病例出现,线下消费场景阶段性恢复后又重新受限。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表现较好,其生产指数分别增长8.0%、5.5%。

需求方面,同日公布的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16.7%,较上月的-11.1%降幅收窄明显,体现出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缓解后线下消费逐步回归。5月环比增长0.05%,仍处于偏低水平。主要消费品中,必选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如粮油食品类增长12.3%,好于10.0%;饮料类增长7.7%,好于上月的6.0%;中西药品类增长10.8%,好于上月的7.9%。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5月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3%,好于上月的4.7%。此外,可选消费类降幅也明显收窄,汽车类由-31.6%回升至-16.0%,金银珠宝类、服装类、化妆品类降幅均由上月的超过-20%收窄至-20%以内。但目前消费尚难言全面复苏,主要有三点原因:1.疫情散发风险仍存。5月下旬以来,北京上海多地疫情呈现点状、散发状态,特别是密接病例降幅不大,致使线下接触型的服务型消费受到较大抑制。6月1日上海虽然全面解封,但多地再有散发感染病例,多地餐饮仍禁止堂食。北京近期天堂超市酒吧疫情再起,居民线下消费创伤难以愈合。2.消费主体预期悲观。疫情进入第三年,特别是3月以来的防疫措施使得小微企业接连遭受冲击,就业市场仍呈现低迷央行的城镇储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3.就业压力高峰尚未过去。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0.2个百分点至5.9%,但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则由上月的6.7%上升至6.9%,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由上月的18.2%上升至18.4%,刷新年轻人就业压力,显示大城市和年轻人口的失业情况更为严峻。由于大城市年轻人是消费主力,收入预期下降拖累消费复苏进度。

本月地产数据仍在下探寻底过程中。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较1-4月的-2.7%继续下滑。5月当月开发投资同比-7.8%,较上月的-10.1%略有好转。5月民营房企融资渠道有所拓宽,政策面接连放松,但居民购房需求仍处于观望周期,企业资金回流压力仍然较大。从近期施工情况来看,1-5月新开工面积同比-30.6%,弱于1-4月的-28.4%,房企新开工意愿仍然疲弱。1-5月竣工面积-15.3%,弱于1-4月的-11.9%。1-5月施工面积同比-1.0%,弱于1-4月的-0.1%,在主要指标中降幅最小,显示房企正通过提升施工速度保交付。

从资金来源来看,1-5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25.8%,弱于1-4月的-23.6%。其中国内贷款同比-26.0%,弱于1-4月的-24.4%,银行对房企开发贷款发放仍偏谨慎;其他资金-34.6%,弱于1-4月的-32.0%。今年前4月,房企融资规模同环比均有所下降,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641.28亿元,环比下降25.2%,同比下降44.5%。为了解决民营房企融资问题,3月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部门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均谈及房地产融资、房企发债等问题。在“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下,各部门对房企合理融资的支持,向行业释放了更明确、更积极的政策信号。截止5月底,碧桂园、美的、龙湖、新城和旭辉等示范房企已经发行多次公司债以及信用增进工具用来融资。银行间市场方面,2022年1至5月,共68家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387亿元,其中有6家民营房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8亿元,民营房地产企业净融资保持正值。头部民营房企发债获信用保护工具加持,意味着支持民营房企融资措施正在加快落地。

从销售指标来看,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23.6%,较1-4月的-20.9%继续放缓;商品房销售额同比-31.5%,同样弱于1-4月的-29.5%。尽管5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由上月的负增转向正增1047亿元,但仍同比少增3379亿元,居民部门加杠杆意愿并不强烈。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文下调了首套房利率下限至LPR-20个基点,目的旨在刺激居民需求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但从5月份金融数据来看,住房贷款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是住户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受上海等地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和住房贷款仍未恢复。

除了地产投资依旧低迷以外,基建和制造业本月发力明显。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较1-4月的6.8%继续回落。5月投资环比增长0.72%,扭转了疫情以来的负增局面。但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低于1-4月的5.3%,回落幅度更为显著,显示民企信心有待进一步稳固。

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7%,高于1-4月6.5%,也好于此前预期。单月同比增速由上月的3.0%回升至7.2%。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环比上月明显发力。国务院确认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加上国债的发行,6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或超过1.5万亿元,对市场产生一定的供给压力,也将有效扩大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制造业方面,1-5月投资同比增长10.6%,低于1-4月的12.2%,基本符合预期。单月同比增速则由上月的6.4%小幅回升至7.1%。5月以来随着疫情对物流和供应链的扰动减弱,原材料涨幅放缓,企业面临的成本冲击相对减小。但5月M1同比仅为4.6%,M1-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显示企业短期信心依旧低迷,5月制造业投资企稳或受前期出口订单积压导致。近期政策需要进一步引导信贷向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维持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

从5月数据来看,在各项政策支持之下,经济正在缓慢走出低谷,三重压力中的“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都有好转。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

3月以来主要城市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是导致预期不稳的重要原因,近期上海市领导多次召开外企座谈会,目的在于稳定外资预期。同时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近日上海北京仍有散发病例,防疫政策需要提升精准化程度,最大程度避免封控措施升级。

5月下旬以来,国常会推出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涉及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保基本民生等6个方面,共33条。随后又组织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并向12个省份派出了督导组。6月主要在于细化落实各地配套政策,防止各地政府懈怠和懒政思维,强化考核纪律约束,确保此前政策全方面落实。

财政方面,6月专项债加速发力以外,不排除月底人大可能再次提出特别抗疫国债。此前推进的留底退税除了要监督跟进以外,还要强化对骗取退税行为的打击。货币政策方面,近期海外央行纷纷加强鹰派预期开始加息,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较大。央行各项目标重要性走势变化多重不确定性,且相互间可能存在一定矛盾冲突。短期来看为对冲疫情冲击,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到目前为止稳增长仍以财政托底为主,结构化宽松为辅,但7月前后欧央行开始加息以及美联储鹰派高点将过,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6月美联储加息之后仍有边际宽松空间。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